第九章 能屈能伸法承认不足,降低姿态
但事实并不是这样!一个真正的演讲高手,必定也是极为谦虚的人。因为多次的演讲经验告诉他,演讲绝对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,说得越多,他同时也学到越多,跟听众互动、听众对他提出的问题,往往是训练他的演讲技巧臻于化境的绝佳机会。
我自己在演讲的时候,就时常遇到不熟悉的主题,或者不热情甚至充满敌意的听众,而这些经验反而是最能让我进步的试练。在遭遇类似的情形时,承认自己的不足,诚实面对自己和观众,相信是当下最好的态度与解决办法。
我在前文也曾提到这个例子,我在新竹的一个演讲场合,面对平均年龄60岁的男女听众,居然要讲两性相处沟通的主题,那简直是不自量力、班门弄斧。于是我灵机一动,当场先承认自己的不足,说以自己的年龄和背景跟在座的各位谈那个主题,实在是野人献曝,并临时更改主题,换成我如何把两性话题当作蓝海策略,进行自我行销与自我激励。这样一个承认不足和转化话题的举动,顺利取得听众的谅解,但同时也不失与原本主题的关联性与连续性,看来应该是当下最好、最smart的做法。
类似的谦虚方法其实早有先例,而主角不是别人,正是靠着他的书籍和课程影响了好几代人的知名作家、演讲家卡耐基。他的不朽名作《卡耐基·演讲与口才》,帮助了成千上万害羞、不敢在人前开口演讲的人,包括现在世界知名的投资大师沃伦·巴菲特。据说卡耐基刚出他那本书时,遭到了学院派和保守派人士的大力抨击,他们认为他根本没有那个资格、不配写关于演讲技巧的书籍,而且那些内容,充其量是拾前人牙慧罢了,了无新意,凭什么成为洛阳纸贵的畅销书、受世人称赞?那些守旧派们甚至邀请他去学会演讲,等着听他讲完后挖苦抨击他。
知道即将遭遇排山倒海攻击的卡耐基,据说在现场是这样回应的:的确,我的书籍里头没有什么创见,因为我所有的知识,都是从上帝、先贤及智者们的书籍中学来的。那些千锤百炼的知识,必须不断地被提醒、被重复、被练习,才能化作让每个人乃至社会更好的动力。我的书,就是将那些知识和技巧,不厌其烦地宣传推广出去,再结合自身的经验做更平易近人的说服罢了。各位的指控我一概承认,因为我也只是将前人的知识传承下去而已,难道有人认为前人说的东西是错误又毫无道理的吗?
据说卡耐基当时谦虚的回答赢得了满堂彩。这种承认自身不足的做法,最能将别人的攻击化为无形,同时又巧妙地垫高了自己,获得他人的敬重,认为你是一位宽宏大气、谦虚有礼又饱读诗书的人,这比任何的反击来得都要有效,在此郑重推荐大家未来遭遇类似的攻击时采纳使用。
另一次难得的演讲经验,则来自到目前为止最让我获益良多的一场演讲。大家应该都知道,自从我打着“搭讪教主”的名号出道以来,由于搭讪这个话题太吸引人,而我的内容又很积极正派,吸引了不少大专院校以及企业团体争相邀请我去演讲。主题不外是年轻单身男女最喜欢的如何搭讪认识异性,或者如何用搭讪当作毛遂自荐的手段来积极行销自我,海外工作面试技巧以及情绪管理等。但无论这些演讲是在公司还是学校,其实都占了一个先天的优势,那就是来听的观众都是自动自发、对我的议题非常感兴趣,甚至对我个人有点崇拜与憧憬的人。面对这样的听众,我如果真讲得好,当然获得如雷的掌声,底下连一个睡觉打呼的都没有;若我讲得其实不好,因为听众都是成年人和社会人士,大多也都有基本的礼貌,根本不会对我发出嘘声、叫嚣要我滚下台或者打呼睡觉做自己的事情。在那样的场合,我演讲技巧的好或坏,其实不是那么重要,因为无论如何我都会得到掌声,只是不知道那些掌声里面有多少是真心真意,又有多少是虚情假意。
直到那次我被类似中途之家
问题是请大家思考一下,一个从初中开始学业成绩步上正轨,接着就读明星高中,最后还拿到奖学金出国读博士学位的人,怎样能让一群父母离异、被父亲或母亲抛弃、隔代教养有严重代沟、学业成绩落后被老师同学社会瞧不起、因为从没获得认同而加入过不良帮派差点接受司法管束的孩子,对他所讲的话、分享的经验感到共鸣,产生兴趣呢?
于是,那场演讲,基本上就在底下的同学们聊天睡觉,正眼都懒得瞧我一眼的状况下度过,也是我所有演讲经历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。席间某些同学,我看得出来他们觉得我的演讲内容很有意思,但碍于同侪之间的压力,他们不能表现得认真,只好偷偷地给我几个肯定的眼神,但仍持续不断地配合其他同学制造骚动,打断我的演讲。将那场演讲持续下去,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还好我平时训练有素,反应奇佳,才能在屡屡被打断后回到正题,或者顺着他们打断我的临时发言,把内容转到跟那个临时发言有关的话题,勉强维持住他们的兴趣。连我平时最擅长的向同学们提问的互动演讲法,在那时都发挥不了一点作用,因为被问到的同学基本都是把头撇开,不回答就是不回答,再不然便是丢下一句“不知道”,然后继续跟旁边的同学聊天,摆明了就是想给我这个讲者难堪。
(温馨提示: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)
面对这种情况,某些沉不住气或者情绪控制不好的讲者,可能就要发脾气拂袖而去了,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德高望重,听众的这种表现,是对他们极度的不尊重。但我却有完全不一样的想法。我从来便觉得,尊重这个东西,是靠自己赢来的,不认识我们的人,没有义务在一开始见到我们时,便给我们尊重。今天来演讲的若是周杰伦或者林志玲这样的大明星,你觉得那些孩子还会不乖乖听他们说话吗?当然不会!因此我认为,孩子不专心听,是我的问题,不是他们的问题。
再深入思考一下你就会了解,那些孩子们的确也存在不小的问题,只是那些问题有很大一部分,是先天不足,后天失调,他们也许原生的家庭就不健全,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照顾和关爱,到了学校成绩跟不上又被贴上不好好用功读书,甚至是坏孩子的标签。平时看尽别人瞧不起眼色的人,怎么能要他们用平等尊重的眼光来看你呢?对他们来说,最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方式,就是先去伤害别人、忽视别人!
于是我在演讲到一半的时候,语重心长地告诉在座的所有同学:我知道你们许多人其实很想听讲,但又碍于两个理由不能好好听,一是你们长期以来对老师这个角色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痛恨感,觉得自己已经被老师拒绝被师长抛弃,所以对我们这种在台上说话的人不想回以什么好脸色,我们说的话也不想仔细听;另一个理由则是其他同学都表现得不听又很叛逆的样子,要是你专心听的话,岂不是成为群体中的叛徒,日后说不定还会被同侪排挤。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?对我来说,我做的仅仅是分享一些自身的故事,然后希望其中的某些观念、想法和作为,能在你们日后的生活中,扮演一些正面的角色,给予一些积极的影响。就算大部分人都没有在听我说,只要有一个人听进去,我就觉得很满足了;即使你觉得我整场下来说的都是废话,但只要有一句话对你的将来有帮助,也就很值得了。
看几位同学的表情有软化的迹象,我接着说:你们过去跟别人起冲突的时候,或许都想用暴力来解决,因为不想看到的人或者惹你生气的人,你都会想用武力来让对方消失。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,在一个法治的社会,那样的行为就是犯罪,做了之后就会断送自己美好的自由、未来的前途,所以为什么要去做呢?当你讨厌一个人、想要报复一个人的时候,最好的方法不是暴力相向,而是过得比对方好,那就是最好的报复。而且告诉大家,等你自己过得好了之后,许多原本在意的事情,都会变得没那么重要了。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,没有哪个人或哪件事值得你断送你的人生……
我的那几句话,似乎暂时发挥了效果,吵闹的声音一时小了下去,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同学们安静一阵子后,又开始闹哄哄起来。
演讲结束后,我走在回家的路上,突然有个适才听讲的孩子从背后叫住我说:“老师,谢谢你今天来,你讲的其实我都有听进去,但就像你说的,我不敢给你鼓掌,因为害怕其他同学会笑我骂我。但我真的很感谢你,你让我知道以后在遇到想扁人的情况时,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……”
整场演讲的疲累,在听到那位同学的感谢话语后,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,也让我更加确信,自己的分享和努力,永远不会白费。面对再怎样冷漠的听众,里头一定会有被你打动的人,也一定会有人把你的经验分享真正听进去,化作自己未来行动和思考的依据。我想,这便是身为讲者最大的安慰吧!
事后我不断告诉自己,成为超级演讲家的道路还很漫长,必须要常保虚心,不断通过实战来精进自己的技巧,进而触及更多听众的内心深处,真正打动他们。这是一个不断谦虚反省、修正提升的过程,希望我的这个小故事,也能激励更多有志于成为演讲家的朋友们,跳脱自己的既定框架,学习更多、更好的演讲技巧,来打动听我们演讲、与我们一起成长的听众。这个世界没有我们,当然还是会继续运行,但相信有了我们,只会往更好的方向前进!
小锦囊
谦虚的人,永远得人喜爱,面对冷漠甚至是有敌意的听众降低姿态,但是不卑不亢,反而是最后能逆转胜,赢得人心的方法。演讲表达的世界里本来就没有最强,只有“让自己越来越强”!
延伸阅读:《豪小子——林书豪不可思议的崛起》——艾伦·葛歇尔
(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↑↑↑)
感谢大家的阅读,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,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!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!